本文共 78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记者近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,目前出租车改革有了新进展。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等73个城市的实施细则已正式发布。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已在一些城市获得经营许可。3月15日,成都市交委还与滴滴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进成都市“智慧交通”建设。(3月19日《城市晚报》)
73城细则落地,一大波“绿卡”来袭。看起来,吵吵闹闹的网约车热浪,终于快要心平气和过去。有人说,刀光剑影的2016年网约车政策大战,虽没有明确的输赢榜,却给公众更好的上了一堂启蒙课——顶层设计的表态也好,坊间舆论的共识也罢,就像不少城市政府越发明确的,“不能让新生事物适应旧的规则,而是要让传统业态升级转型。”理解了这个大逻辑,对手才可能成为朋友,冤家对头亦可能恩爱携手。
大城市怕什么?堵。网约车有什么?车。
后者的答案,其实不尽然。在看得见的流动车辆背后,是看不见的数据、理念、技术。比如滴滴出行在正式拿到成都市首张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》后,双方一拍而合,网约车运营方协同参与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建设,利用大数据开发,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,在提升服务质量中,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、方便市民出行寻求“最大公约数”。真应了老话,理念一转天地宽。
何谓智慧交通,高大上的说法,就是利用大数据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;给个庸俗的解释,就是让“有限的车运送更多的人”。今年3月5日的全国两会上,“人工智能”首次被写入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。韧性城市、数字经济、信息安全等概念,迟早要成为公共治理的日常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对网约车等新经济形态“好一点”“亲一点”,起码有两重意义:一则,这是公共治理智慧的彰显。比如所谓包括公交、地铁、慢行、网约车、出租车等方式在内的“一站式智能交通出行服务”,说起来很容易,排位起来太难。不沉下身子、深入其间,很容易出现“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”的险象。
本文转自d1net(转载)